返回首页

生娃不积极怎么办?今年两会市妇联将建议优化社会保障措施和税收政策支持女

时间:2024-01-1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国家为鼓励生育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但出生人口仍呈连续下降趋势。市妇联希望通过优化社会保障措施和税收政策,改善女性就业环境,支持女性生育支持。1月18日,上海市妇联召开新闻通气会,市妇联副主席、新闻发言人陈建军介绍了今年市妇联拟向市两会提交的提案议案。

  今年市妇联拟提交8份提案、议案。这些议题在广泛听取市人大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全市各界妇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从加强顶层设计和改善民生出发,围绕女性就业、儿童权益保障、妇女发展等问题展开。

  为改善女性就业环境,提高本市女性生育支持力度,市妇联建议优化系列社会保障措施和税收政策。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社保补贴政策,根据用人单位因女职工生育产生的额外成本,提供一定比例的社保补贴,以减轻用人单位因女职工生育而产生的额外经济负担,且要区分女职工生育一孩和生育多孩制定不同的补贴政策。调整育龄女性个税缴纳政策,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和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合并为子女照护专项附加扣除,针对孩子数量提高扣除额度和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离异夫妻双方除已协商扣除分配比例的默认由女方全额扣除,拟制血亲的未成年子女只要承担抚养义务,其扣除标准与优惠政策与亲生子女相同,以此提高育龄女性的生育和工作意愿。协同各方,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配套措施、丰富普惠性托育服务资源供给、加大社保政策宣传等,确保政策落地服务配套到位。

  同时,市妇联建议鼓励企业采用弹性工作模式等生育友好举措,以此作为解决女性经济负担、就业发展、家庭育儿等系列民生问题的有力探索。加大政策宣传提升企业和员工协商意愿,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加大对生育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女性积极与企业协商沟通弹性工作具体形式、薪酬待遇、绩效考核等内容。鼓励和推动企业制定、完善女性弹性工作期间绩效和晋升保护实施细则,将吸纳女性就业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对生育友好型企业给予相应奖励等,推动完善弹性工作制相关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和预判因劳动用工形式转变而侵害女职工劳动权益的情形,保障女职工在薪酬待遇、评级晋升、培训学习等方面的权益不因弹性工作而忽视,切实提升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力度。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