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聚焦:郑钦文的三次“胜利躺”

时间:2024-08-0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几秒钟前,欢呼声瞬间充盈整个球场,并随着空气飘向高处;而这座球场的观众席,第一次如此大面积地被五星红旗覆盖。

  郑钦文,这个21岁的中国女孩创造了历史:她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位走上奥运会网球女单最高领奖台的运动员。

  就在三天前,在同样的地点。郑钦文耗时三小时零四分击败了德国老将科贝尔,晋级四强,追平了中国女单的奥运会最好成绩。在决胜球落地的一瞬间,她扔掉拍子,躺倒在场上,任凭红色的土蹭在自己的衣服与身体上。起身时,她悄悄用手上的护腕擦去了自己的眼泪。赛后她解释道,自己从未打过如此艰难的比赛。

  两天前,依旧是这一球场。郑钦文战胜了自己职业生涯中从未战胜过的对手、世界第一的斯维亚特克。她再度躺倒,咆哮着庆祝自己的胜利。

  郑钦文的第一次奥运之旅并不容易,但她没有给自己退路;也正是因为没退路,她硬是一场又一场地熬了下来。

  时间拉回决赛现场。再度起身,郑钦文从观众席接过了一面国旗。小心翼翼地把它平整地铺在一旁的椅子上后,她带着笑容转身,向观众席发球庆祝胜利。

  在这场决赛中,中文的“加油”声此起彼伏。网球开赛六天以来,一直坐在记者身边的路透社与美联社记者终于扭过头来询问了“加油”的拼写与语义。

  夺冠那一刻,从深圳飞来巴黎的张潇予在观众席上落了泪。早在去年就预订了奥运网球门票的她,从没想过自己会见证这一刻。“我想我会一直回味这一刻,我相信它会带给我一些动力和勇气去突破自己的困境。”

  常居法国的李斯扬则感叹:“她真的在撰写自己的人生故事!我非常为她感到骄傲,她就是我的人生目标。而且她真的是在为祖国而战,因此我们在现场也感受到了很强的凝聚力。这场比赛意义很特殊,很高兴能在现场见证。”

  “我在比赛之前有在看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一战成名的瞬间。不瞒你说,那个视频我这几天看了很多遍,一直在激励着我。我看过他的一篇采访,他说他21岁的时候拿到这个冠军。我想,我今年也是21岁。正好20年后的今天,我站在赛场上面,我觉得我也可以做到。”

  随后,有记者向郑钦文提及了“QueenWen”(女王文)这个谐音梗:“那现在你接受QueenWen的说法了吗?”

  事实上,郑钦文的这个外号最早来自误读。由于一些语种中并没有“钦”(Qin)字的发音,许多外国人会把“Qinwen”误读作“Quinwen”。

  但随着郑钦文在一轮又一轮比赛中脱颖而出,在赛场周围,越来越多人对郑钦文名字的正确读音产生了兴趣。

  一百年前,1924年巴黎奥运会网球赛场曾传出中国人的音讯。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没能真正出现在正赛赛场,但中文名字的拼写,第一次被写入了奥运参赛名单。

  一百年后,2024年巴黎奥运会网球赛场的颁奖仪式上,中国国歌在罗兰·加洛斯奏响。中国女孩郑钦文,正如她的偶像刘翔一样,让世界看到了亚洲人的面貌。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