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归即顶流时代变了李子柒没变

时间:2024-11-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首支视频聚焦大漆,依然是慢工细活儿——制作周期长达六个月。李子柒回归即霸榜,上线分钟内,就陆续登陆抖音和快手全平台热榜Top1、微博热搜榜Top1。

  四川绵阳,就生长着大量的野生漆树,成都漆器也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漆艺的多项独门绝技。

  这让一直翘首以盼的观众得偿所愿,在抖音和快手上,留言持续刷新,“终于更新了,列阵庆祝” ,“前排打卡,陪李子柒重新启程,再展非遗之美”,还有观众特意计时庆祝,“今天是2024年11月12日16:30,这一刻李子柒回归”,也有观众情真意切的向常常出现在视频里的李子柒奶奶问好,“快四年了,咱奶奶身体很好吧?”

  在Youtube上,也有超过1990万粉丝等待了近四年之久。大部分观众表达了惊喜,“谢天谢地,Ziqi终于回来了,有你在,世界变得更美丽”,“在世界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回来了”,“再次温暖了我们的心灵、思想和灵魂!”,“她的生活是如此疗愈,展示了世界和平美好的样子”,也有人留言中怀念起了亲人,“四年前我和爸爸一起看你的视频,现在他已经不在了,但是很高兴,你又回来了!”

  自李子柒2021年7月断更作品至今,已有三年多,这期间,短视频内容生态已发生巨变,如今模仿李子柒风格的创作者已不计其数,李子柒虽然复出即霸榜,但还会得到大众的长期偏爱吗?

  短视频和直播行业不乏“草根”逆袭的造富故事,引人“趋之若鹜”,也成了很多人改变命运、跨越阶层的跳板。

  截至2023年底,抖音上共有10.2亿个三农视频,获赞530亿次。而过去一年,快手上三农的创作规模也增长了50%。

  比如,2020年8月抖音就开始推出新农人计划,扶持三农内容创作,激励政策延续至今;2023年 10月,快手又发布“三农红人计划”和“三农耕耘计划”,计划培育10万乡村红人。

  不过,激烈竞争之下,很多创作者难以摆脱“网红”宿命——曾火爆一时,又逐渐被其他更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新“花样”替代,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

  比如,2021年底抖音上爆火的“张同学”,其曾用十多天时间涨粉千万,视频点赞量最高时超百万,如今却只有十几、二十万;最近头部乡村主播东北雨姐又因为产品质量和虚假宣传,被罚165万。

  其实,创作者寻求商业化本无可厚非,但不少“急功近利”的做法破坏了内容本身的体验,这大概不能称之为好现象。

  在小红书上,有不少用户吐槽,自己喜欢的博主在后期发的内容几乎“满屏”广告,虽能理解但感觉唏嘘。

  如今,就连短视频本身也开始步入付费时代,去年11月,抖音开始测试短视频付费,由创作者自行设置是否开通付费。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反馈“现在刷短视频,不是直播就是团购,要么是营销号视频”“10个视频至少7个是广告,还有带货直播”。

  在追求效率的时代,大众愈加呼唤李子柒,她此前的作品中传递出的用心、身体力行和沉静的力量,成了现代人难得的精神“栖息地”。

  她还是一如既往的“慢”,此前她曾用两年多时间还原“文房四宝”的制作过程,也曾在四季的流转中记录萝卜、油菜、水稻等作物的一生。如今,她仍愿意花上很久的时间制作漆器。

  为学好漆器的制作技艺,她向漆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尹利萍请教,花了长达几个月时间学习理论和实操练习,最终用6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新作。

  此前她大概一个月才更新一条视频,不少人期盼她此后能“报复性”更新,“希望她断更的这段时间,拍了很多干货,等时间一到,立马一个个放出来给我们过瘾,不说一天一个,一周放一个,连放两个月我就满足了”“虽然两年没更新,但应该攒了很多素材,复出我得跟过年一样”......

  但看李子柒对作品一如既往的费时投入,恐怕这样的期待大概是要“失望”的。李子柒表示,她并不追求周更或年更多少,更在意内容有没有做好,“如果把更新当成定期任务,拍出来的东西就变味儿了,也就失去意义了。”

  在她看来,很多内容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学习和沉淀,学透了才能准确传达出来。“就像爬楼梯一样,在拐角处积蓄体力,才能更好得继续向上。”

  这一点,与从前别无二致——此前,她曾在采访中表达过,自己思维很跳跃,想到什么是什么,大多时候并不会仔细考虑利弊,觉得是对的就去做,甚至有时候拍视频都不写脚本。

  此次的漆器作品便是如此。之所以选择制作漆器作为回归首作,并非是想“憋个大招”,而是各种机缘巧合使然。

  几年前,她无意间从一些文章中得知“漆”与“柒”互为异体字,后来又在《山海经·西山经》中看到“又西百二十里,曰刚山,多柒木”,便觉得这是缘分。

  去年9月,她以“中国农民丰收推广大使”的身份出现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表示会用自己的方式带来更多优质内容,传播传统农耕文化,讲好中国乡村故事,为乡村振兴做贡献;今年10月,她又现身“强国熊猫周”宣传视频,在线邀请大众一起探访熊猫家园。

  李子柒最早在2017年接触非遗,也是从那时起,她的作品中开始逐渐出现兰州拉面、文房四宝、蜀绣、蓝染、古法制盐等内容。

  这不仅让更多中国网友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无意中也将东方美学传播到了全球。此前, 李子柒更新在海外平台的128个视频,几乎每个都有超千万的播放量,在停更的日子里,她在YouTube上的粉丝订阅数不降反增,增长了数百万。

  其实,李子柒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并非天然如此,她也经历了认知的变化。她坦言,最初拍摄非遗视频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强的责任感,她的初衷只是想让大家看到一碗兰州拉面、一双千层底、一张手工纸中包含了多少的祖辈的智慧。

  但后来,当看到很多传统文化逐渐消失、非遗匠人境遇艰难时,自觉被时代眷顾、受到众人关注的她,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传统文化的“互联网翻译”,让更多人了解他们。

  以漆器作品的雕漆隐花工艺为例,这个工艺可让图样隐藏在漆面之下,达到独有的“正常光线看似是黑色,但开灯后隐藏的纹样会投射出来”的惊艳效果。

  但难度在于,漆很粘,要把很粘的漆涂上去,并且之后还要雕刻出图样,非常考验技术。这其中,灰和漆的比例、温度、湿度、时间不能出一点差错。

  制作漆器需要先去野生漆树上割漆,而绝大多数的人会对生漆中的漆酚成分过敏,身体会痒得很,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李子柒采漆的过程中,李子柒和助理、摄影师也全部身体过敏,有一段时间他们成了医院常客,几个月的制作时间里,李子柒的皮肤就没有利落过。

  她曾说过,“很多传统文化,像极了一个垂暮的老者,站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回望,就是那种无力感。所以他需要被很多人看见,需要被很多人关注。”

  此次她完成漆器作品后,代表着她松了一口气,因为自己又“翻译”完了一门手艺,而且这门手艺又可以被全球更多观众看见了。

  不少YouTube网友第一次了解中国大漆的历史和制作过程,不由感叹 “原来雕漆隐花工序那么复杂,中国的传统工艺真的伟大!”也有外国网友Get了“紫气东来”的谐音梗和背后的吉祥寓意,“她给家具取名为‘紫气东来’,这代表着好运的到来,显然也是她名字的谐音”。

  在正式归来之前,已有数次关于李子柒复出的传闻。2023年9月,李子柒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站台,10月,李子柒出现在抖音奇妙夜的宣传视频封面......每次关于李子柒复出的传闻的消息一出,网友们都会为她操心。

  一方面,非遗类的内容已经数见不鲜,全网粉丝超过千万的优质创作者不在少数,李子柒回来后,还会被格外偏爱吗?

  另一方面,即使停更,全球粉丝数量破亿的李子柒,其商业潜力不可小觑,她会不会选择直播带货?如果选择直播带货,这是否会对她的形象产生伤害?

  其实,这些审视只属于外界,并非李子柒本人的困扰——不以外界为参照,以前她是这么做的,以后还会如此。

  不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手工艺的内容,李子柒从一开始,就是基于个人的喜好和价值观进行的内容创作,只是恰好,与许多观众产生了共鸣。之后她也不会因为选择顺应外界潮流,改变心之所向。

  她更希望所有人都能发展得很好,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将目光投注到传统文化之上,进而有机会改变非遗的一些现状。

  彼时,李佳琦已是带货顶流,收入登顶“榜首”——据斯坦福大学海外商业课题研究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城市经济专题组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陆地区网络主播年度净收入排行榜中,李佳琦排名第一,年入18.553亿。

  她此前就在采访中表示,只要有几十万存款,就感到安全。其国内加海外的粉丝数总量至少有1亿多,这样高的粉丝黏性,大概也足够成为其和团队安心创作的后盾了。

  2018年她曾在采访时表示,会考虑将商业模式建立在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做一个年轻人喜欢的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品牌。

  而李子柒不再局限于视频创作的方式,而是更多结合其他方式,将工作重心彻底放在了传统文化保护这件事情上来。

  复出后发布的两支视频,主题都是传统文化:第一支视频主题是漆器;第二支视频主题是森林衣帽间,聚焦于李子柒的生活美学,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竹艺,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春来看花,冬来听雪,一年四季,自有节律,李子柒想这样顺其自然的走下去,我们也且顺其自然的看下去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