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前一天还手拉手,商量着如何团结一致与中国、美国合作,第二天就翻脸,中国的两位老友直接在边境开火了,为了不把事情闹大,双方不约而同息事宁人了。
日前,凌晨6时左右,泰国和柬埔寨边境线上,爆发出了猛烈的枪声。随后,柬埔寨军方发言人表示,泰柬边境部队发生交火,持续10分钟,并且造成一名柬埔寨士兵死亡,多人受伤。紧接着,泰国方面也证实了这个消息。
据了解,枪战发生的地区属于两国主权争议区,目前尚未正式划定边界线。不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双方按照既定协议和平相处,维持现状,并未发生过激烈冲突。此次发生交火,并且出现人员伤亡,实属意外。
对于交火原因,双方各执一词,均指责对方先挑起争端。柬埔寨军方称,是泰国军方率先偷袭了巡逻的柬埔寨部队,并且打死了战壕里的士兵。泰国则表示,是他们先发现了柬埔寨试图在争议区挖战壕,意思违反规定,双方交涉中泰国先开了火。
总之一句话,谁也不愿意承认先动的手。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冲突发生的前一天,东盟峰会刚刚闭幕,泰国总理佩通坦还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碰了面,东盟国家集体签订“吉隆坡宣言”,承诺为东盟的和平、繁荣贡献力量。
没想到还没到24小时,双方就兵戎相见。耐人寻味的是,仅仅10分钟,双方指挥官就迅速通话,并且达成了停火协议,同意就争议问题进行协商。双方爆发如此严重的冲突,但是仍然表态,珍视两国友谊,希望边境安宁。
从双方的表态中也能看出,谁都不想把这件事闹大。对比十多年前的那次冲突,这一次的处理方式可谓大相径庭。10多年前,双方也曾在边境爆发严重武装冲突,动用火箭炮、大炮等重型武器,导致十余人死亡、数千平民流离失所。当时冲突持续多日,两国互相指责,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边境贸易完全中断。
而这一次,只用了10分钟就稳定了局势。尽管双方在责任认定上存在分歧,但是双方都承认不是故意开火,展现出明显的降温姿态。这种快速降温的处理模式,与东盟峰会刚确立的合作氛围形成默契共振。
泰柬双方此次不约而同选择“大事化小”策略,是多重考量的结果。交火前24小时,东盟领导人还在吉隆坡承诺深化区域一体化,力争在2045年使东盟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峰会的余温尚未散去,两国都明白一场边境冲突可能带来的外交代价。
这一方面归结于两国政府的克制与清醒,一旦事情闹大,军事对峙、贸易停滞,哪一个结果都不好受。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东盟框架下的“同伴压力”。如果泰国和柬埔寨因此事闹翻,将影响东盟的内部团结,让整个组织难堪,其他成员也势必会向这两个国家施压。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深化无形中增强了成员国对冲突的自我约束力。这场短暂交火,也让世界看到了区域认同理念的强大。尽管矛盾依然存在,但是相信只要有这种务实的解决方式,任何难题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