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原阳县人民检察院:“小平台”集聚“大资源”数字检察守护成长

时间:2024-09-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又是一年高考季,小娄不禁回想起去年临近高考时,检察院向自己做出的附条件不起诉,给了自己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小娄拿出手机登录“小荷未检云平台”,从帮教记录中看到那时办案检察官的帮教与鼓励后,又给检察官发去信息,“姐姐,我拿了奖学金,谢谢姐姐不断的鼓励,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

  小娄是一起聚众斗殴案件的涉案人,犯罪时未成年,又具有自首、认罪认罚等从轻情节,考虑到他临近高考,原阳县检察院“小荷未检云平台”工作室检察官在依法对其附条件不起诉的同时,由司法社工依托“小荷未检云平台”对其开展一对一“定制”心理疏导与帮教,让他摆脱顾虑,积极面对高考,由妇联对其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与支持,让曾经的过错少年重启人生。

  2022年9月,在新乡市院引导支持下,原阳县人民检察院将未成年人保护、帮教与“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智慧检务相结合,面向社会推出“小荷未检云平台”,2023年3月,又通过购买司法社工岗位聘用一名司法社工作为未成年人帮教、心理疏导等工作的中坚力量,以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推动未检保护、帮教等工作落实见效。

  打开小荷未检云平台,强制报告、普法宣传、线索举报、空中课堂、心理咨询、申请救助、爱心捐赠、帮教关怀工作室等模块内容呈现在显眼位置,这些板块内容覆盖了犯罪预防全过程,体现出帮扶帮教全方位。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解决未成年人检察检工作在线索规整、犯罪预防、救助保护、帮扶帮教及管理等环节的问题。”原阳县检察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为了更好地为罪错未成年人提供专业服务,原阳县检察院引入未成年人司法社工。司法社工可以通过云平台的帮教关怀工作室模块对附条件不起诉、不起诉的涉罪未成年人定制帮教方案。

  与涉罪未成年人及时沟通,采用信息化手段创建结构化的帮教任务,按照“一人一档”的方式对每位涉罪未成年人建立帮教档案,采用“一月一面谈,一月一总结”的帮教方式,跟踪帮教过程……这样的“定制”服务和贴心守护,感化着这些曾经偏轨少年们的心。

  通过云平台的后台,检察官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帮扶帮教的进度与效果,并以时间轴以及表格的方式展示帮教记录。目前原检小荷未检云平台已注册人员892人,其中涉罪未成年人并正在进行附条件考察的13人。

  2023年4月22日,原阳县院“小荷未检云平台”受理了一份线索举报,专门值守人员收到线索后优先、快速受理,并通过平台转介服务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同时,检察机关立即回复线索填报人,对线索展开核查工作,依法监督立案,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在“云平台”检察官的努力下,检察机关依法以猥亵儿童罪对张某某提起公诉,并提出“从业禁止”的量刑建议,依法开展综合履职工作,就教育部门怠于履行强制报告制度行政公益诉讼一案立案调查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健全完善预防性侵害机制。该案件被省院评为“精品案件。

  在“云平台”上,报告人、举报人随时可以通过强制报告、线索举报两个模块进行举报,检察院收到相关线索之后,立即核实,通过小荷工作室的转介服务,及时链接公安机关、法律援助、社会综合救助等未成年人保护力量,对线索进行处置。

  通过该平台,检察官还发现了一起医疗系统未履行强制报告制度的线索,依据线索,检察院与县卫健委开展医疗系统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座谈会并向县卫健委下发检察建议。

  司法社工负责云平台每周内容更新工作,通过转发公众号、上传普法视频、录制空中课堂等方式充实云平台内容。2022年9月份至今,小荷云平台发布未检动态56条、法治课堂127节、典型案例101件、亲职小课堂82节、空中课堂125节、法律法规12部、答题学法题目268道。

  平台“空中课堂”给未成年人提供各种内容丰富的普法课件。本学期开学第一课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录制了“空中课堂”,当天平台访问人数达6000多人次,该视频发送至各个学校,实现了多维度送法新格局。

  顺应“数字检察”形势,这个针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建设的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实现了侵害未成年人线索举报、线上普法、心理咨询、线上帮教等功能,解决未检工作在保护、帮扶帮教、普法、管理、公益保护等环节的问题,充分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工作格局。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