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一个热闹的小吃街上,一位穿着破旧的女士在各个摊位前驻足,大口品尝各种试吃的食物。一条街走下来,她没有花费一分钱,却填饱了肚子。
男孩感到很委屈,祖父则告诉他:“如果你模仿了她,你就会培养出一种‘穷气’,一旦这种‘穷气’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就很难摆脱它,从而影响你的未来。”
山东青岛一男孩在手机上搜索了一家理发店,有88元理发的团购价,然后让母亲陪着来理发,店中也明码标价剪头发138块。
理发师剪完后,男孩和母亲都很满意。但是当付钱时,母亲却大怒,指责对方宰客,说小孩子剪发最多20元。
他内心一定是充满了后悔和羞愧吧。估计他以后也不愿再走进装饰不错的店家,因为觉得自己不配享用好的服务。
心穷的父母,只看得到表面上的物质得失,却看不到这些言行会让孩子的“不配得感”如影随形,从而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
正如作家埃德加·布莱索所说:如果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他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
慢慢地,她变得越来越“懂事”,从不向父母提要求,穿着母亲为她挑选的朴素衣物,没有零食,没有零花钱。
心理学上有“过度补偿”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感到匮乏,成年后可能会过度补偿这种感觉。
然而,童年时期形成的匮乏感,成年后再多的物质也无法完全填补,最终会变成内心深处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空洞。
“音乐诗人”李健在初中时迷上了吉他,虽然当时家里并不富裕,但母亲依然花了整整一个月的工资,为他买了一把吉他。
父母为人大气,孩子不会斤斤计较;父母诚实正直,孩子不喜占小便宜;父母慷慨大方,孩子学会分享;父母精神上富养孩子,孩子也会自尊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