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江北望》深入少年心溯历史看大江滚滚;望今朝见守先待后

时间:2024-05-0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每每驻足在黄浦江边,望向泛着一道道明漪的江水,无不为之陶醉。话剧《大江北望》将我身临其境地带入一个特定的时代,明永乐年间,钦差夏原吉受派遣治理吴淞水患,在当地结识了书生叶宗行。刚开始,因治水意见不合而两人纠葛纷争不断,经历了坎坷的心灵的历练和成长后,两人开拓创新,决定拓宽黄浦引东江水入,再把黄浦向北继续挖掘,连接上海浦和范家浜,终成黄浦江,福泽后世万代。

  全剧主旋律扣人心弦,夏原吉刚开始愁的是自己的仕途,可又放不下百姓的安危,他实在太过谨慎,就是拿不定一个治水方案,尽管叶宗行多次给他提供自己的方法,可每次都如石沉大海般落空。我为之感叹,叶宗行只是渴望有人能接纳自己的良策,可在我看来,他勇于创新,可是在那个以权势论贵贱的封建社会,谁又会听一个书生纸上谈兵呢?我默默希望他放弃。但叶宗行的毅力又充分的否定了我的看法,挫折没有打倒他,他依旧执着地完善并提出计划。反观自己平日遇到困难,不仅会想着退缩,更不能着手坚持尝试,此刻叶宗行似乎在提点我学会迎难而上,砥砺前进。

  一场霸王潮使得因循守旧的古法工程一夜溃塌,夏原吉恍然大悟,知错能改,联合屡败屡战却越战越勇的叶宗行,敲定 “以浦治江”的方略。在肃穆的朝堂上,夏原吉勇敢提出重新治水的建议,面对佞臣的陷害,他无所畏惧的陈情百姓的生活惨状,痛斥奸臣的虚伪无能,字字句句刻骨铭心。我为此震撼,震撼于夏原吉的蜕变,他从那个太过谨慎的人,变得勇敢,变得敢批判反对。而使他冲破束缚的是天下苍生,是他自己的勇气悲悯,更是他浓厚的赤子之心。原来在决定以浦治江的那一刻,就有一抹力量将他的心和天下百姓串在一起,教会了他取舍,舍得小我以成大我。

  我的脸上露出一抹畅快的笑,我的心被演员入木三分的动作、浑厚铿锵的言语,深深牵动吸引。到底是什么使两个反差颇强的人走到一起完成治江大业?也许正是二人那份心中的包容,是那份共同的理想信仰,抑或是那抹赤红的家国情怀吧!从中,我更是明白了什么是“国家”,不止是一个14亿人的冰冷数字,而是万家幸福的烟火气息,而夏原吉和叶宗行刚好成就了这一点。

  尾声时,没有多加赘述后续故事,只是展现了黄浦江的繁华,昔日的滩涂变成世界良港,离不开每个建设者的努力。滚滚北上的浦江水,仍在静静地讲述着夏原吉和叶宗行作为那个时代志士文人代表的故事。再次驻足万千前辈走过的江岸,微风吹过,我仿佛又听见了叶宗行迫切想让大家相信自己的苦口婆心,看见了夏原吉在朝堂奋不顾身的英姿倜傥,他们身上那厚重坚定的志气、骨气和家国情怀,犹如苍穹下的北极星,指引我仰望星空,努力成为一名强国少年;又如万里征程中的里程碑,激励我脚踏实地,在学习和生活中持之以恒,勇于创新。

  完毕,我心中回味久久不散……(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春申校区)七年级10班李奕凝 指导教师:马琛艳)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