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湾杖子村志》历时5年编纂而成,47万字,设16个章节,随文收录图照900余幅,全彩版印刷,生动再现了湾杖子村350年的沧桑巨变与辉煌历程,是社会各界了解湾杖子村的资料性文献。
7月24日,青龙满族自治县首部行政村志《湾杖子村志》首发式在青龙行政中心会议室举行。秦皇岛市地方志指导委员会主任马誉峰、副主任王进勤、副主任兼秘书长孙继胜,市政府副秘书长房蕾、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淑萍,青龙县县长张义金、常务副县长张德龙,特邀专家金永强、王海津出席首发式,县政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单位、25个乡镇(街道)负责人、《湾杖子村志》编纂人员及村民代表近百人参加会议。
首发式由张德龙同志主持。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王海涛介绍了《湾杖子村志》编纂始末,主笔朱勉介绍了村志编纂体会。原省档案馆(省方志办)二级巡视员杨洪进以书面讲话形式对志书首发表示祝贺并给予高度评价,对秦皇岛市在村镇志工作中做出的突出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王进勤、金永强、王海津从不同视角对志书进行了点评。一致认为,《湾杖子村志》通过丰富图片和详实史料,突出了青龙满族特色民俗文化,展现了农耕文化、村民生活及农村生活细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宝贵资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志书,对助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张义金同志在致辞中指出,《湾杖子村志》的出版填补了青龙村级志书编纂空白,它不仅仅是对湾杖子村历史文化的全面总结,更是全县人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生动教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地方志工作者要践行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时代使命,深入挖掘整理青龙历史文化资源,创编精品良志,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史志力量。
马誉峰同志从中国村落悠久的发展历史、编修村志意义等方面,阐述了编纂《湾杖子村志》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他期望,青龙满族自治县认真做好村志编修总体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村依托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等编写村志,并适当给予县级经费支持,持续推动村镇志编修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和美乡村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