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升学宴上的高考生成了收红包的“工具人”?

时间:2024-07-0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正值毕业、升学季,升学宴、谢师宴等宴会正在举办中。在一些地方,“不管考啥样,都得办升学宴”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各地餐饮商家也因此推出各式各样的升学宴套餐:平步青云宴、鹏程万里宴、鱼跃龙门宴、金榜题名宴……

  中新网采访了解到,有的升学宴是为庆祝考生结束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站上了新的起点;有的升学宴则是为父母亲戚的人情往来而举办。近日,针对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等宴请,多地相关部门明令禁止并公布监督举报电线后,花式整活升学宴

  高考结束后,经过了最后一关——报志愿,这届00后考生开始策划起自己的升学宴,期待为这场人生大考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当若若穿着一袭纯白的礼服入场,她看到了父母脸上的幸福、长辈们脸上的骄傲和朋友们由衷的祝福。叔叔阿姨们向她举起酒杯,“今天我太高兴了,多喝了一些”。在现场,父亲的朋友——一位热情外向的大叔走上台为她唱了一首歌。

  除了真正想为自己办一场升学宴的高考生,还有一些考生“被迫”参加自己的升学宴。对此,有考生表示,看到朋友圈里的请柬才得知这个消息,“我从我爸朋友圈知道我要办升学宴”。

  办升学宴是当地的习俗,父母认为是“面子上的事情”,但楚楚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必要。一方面,她不愿意将自己的升学宴作为向亲戚收红包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她无法决定谁来参加她的升学宴。“一些亲戚分还没出就问我能考几分、上什么大学,还有的想和自己的孩子比较来取得优越感。花大价钱请一群我不喜欢的人吃饭,有什么必要?”

  为了收回礼金,一些考生家长借考生的名义办升学宴,在本属于自己的升学宴上,这些考生从主角变成了配角。

  资料图:2022年6月,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某高中,1300余名毕业生签名承诺拒绝“谢师宴”“升学宴”。刘林 摄

  对于庆祝升学,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向中新网表示,家长因为子女升学而报喜,宴请教师和亲朋好友,是人之常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少地区出现攀比风气,讲排场、重面子,甚至对亲戚朋友进行人情“绑架”,带来了沉重的人情负担,不符合移风易俗的要求。与此同时,不是所有考生都如愿以偿,升学宴也带来同侪压力,加剧教育内卷。

  中新网注意到,正值毕业、升学季,多地教育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发布拒绝“升学宴”“谢师宴”倡议书,严禁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

  通知称,严禁借子女升学之机,以自己或他人名义违规大操大办、代办、提前或延后操办、隐蔽场所操办、只收礼不办宴席、分批分次“化整为零”等违规操办“学子宴”“谢师宴”活动;严禁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通知本单位、本系统人员、管理服务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人员参加“学子宴”,以及由管理服务对象支付相关费用等行为。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